近年来,连江县供销社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三农”工作大局,凝心聚力深化改革,奋楫争先担当使命,扎实做好主责主业、基层组织建设、流通网络、保供促销“四篇文章”,书写了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发展的生动篇章。
一、做好“主责主业”文章,擦亮服务“三农”招牌
一是全力保障农资供应。每年均超额完成县政府下达的3800吨化肥冬储任务,积极开展农资科技下乡活动,有效保障了农民用肥需求。2024年春耕期间,省委副书记罗东川,省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林国闪等领导先后赴县供销社调研春耕备耕农资供应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与好评。
二是做优做强“海上供销”。连江县黄岐供销社赤才经营部作为我省首家“海上供销”,建设总投资200多万元,经营面积150平方米。经营服务范围从日用品、副食品、果蔬、肉类、生活淡水供应等基础业务不断扩大到快递收寄、招工招聘信息服务、鲍鱼养殖信息服务、快餐点心和生活用品送货上门等新型便民服务业务。年均供应淡水800余吨,销售蔬菜水果120余吨,服务海区养殖户3500余户。
三是规范建设庄稼医院。为更好服务广大农户,全系统累计创建新型庄稼医院8家,聘请有资质的庄稼医生“坐堂门诊”,提供新肥、新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专业农技指导服务,同时创新发展“线上问诊”,不断提升农户科学种植水平,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二、做好“基层建设”文章,夯实为农服务阵地
一是建强惠农服务中心,拓宽便民渠道。全系统共建成琯头、敖江、长龙、筱埕、官坂供销社等5个惠农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农产品购销、农资经营、日用品销售、信息服务等“4+N”项惠农综合服务内容,辐射带动5个乡镇、50余个村居,为55000多名农民群众提供便民利民的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
二是织密基层社网络,筑牢服务根基。聚焦县域乡镇基层社服务空白点,通过统筹资源、规范挂牌,实现县域乡镇基层社全覆盖。争取专项资金对薄弱基层社进行改造升级,围绕农资供应、农产品购销等核心业务,拓展服务品类、完善服务流程,全面强化基层社的服务承载力。截至目前,全系统累计改造提升、恢复基层社17家。
三是壮大合作社队伍,强化联农带农。围绕“产业兴农、合作富民”目标,推动产业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双向赋能、协同共进。领办创办覆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户对接市场资源,提升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全系统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8个、联合社5个。
三、做好“流通网络”文章,延伸为农服务“触角”
一是发展完善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依托农资集团公司建设县域农资配送中心,初步建成集县域农业生产资料储运、冷链、仓储、配送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项目加盟供应链流通企业 “福建省惠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极大完善了供销系统配送网络,建设更加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
二是加快建设乡镇流通服务平台。指导协助基层社整合供销系统为农服务资源,发展乡镇惠农综合服务中心5家,极大提升了县供销社流通服务网络覆盖面。鼓励指导基层社通过盘活资产建设乡镇综合超市,打造集综合服务社、庄稼医院、小型超市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目前,全系统已建成乡镇综合超市4家。
三是提升改造村级综合服务社。按照统一标识、统一称谓、统一门面、统一装饰“四统一”的改造模式,提升改造村级供销综合服务社,并积极创建四星级、五星级综合服务社。以五星级综合服务社琯头供销社定安综合服务社为例,系统内四星级、五星级综合服务社具备各项服务功能,可满足周边村民基本生产、生活需要。
四、做好“保供促销”文章,扩大农特产品销售
一是搭建产销对接平台。设立832消费帮扶体验馆(闽宁协作特色产品馆),助力销售宁夏西吉县优质农特产品;建设“连江名优特农产品体验馆”,着力解决连江特色农产品“卖难”问题,并开设“台湾产品专柜”和“新疆产品专柜”,积极推动更多地区产品进入供销社系统销售。开业至今,“两馆”累计销售额约1000多万元。
二是开展品牌联合合作。县供销社与县文投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供销社“金字招牌”与“海连江”区域公共品牌相衔接,在连江供销农特馆环境布置上加入“海连江”元素,并合作建立首家“海连江”产品线下旗舰店,为推动连江农特产品销售贡献供销力量。
三是积极参与展示展销。积极组织县域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户代表,参加由省市供销社举办的“一县一周?特产惠农”“供销市集”等各类丰富多彩的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通过现场烹煮、免费试吃等形式,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品尝、选购,进一步提升了连江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下一步,连江县供销社将持续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为抓手,在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加快经营模式创新等方面破难题、闯新路,奋力谱写连江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