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州供销合作社抢抓文旅IP新机遇,立足全州供销资源禀赋,发挥供销独特优势,树牢“供销+”战略,大力发展供销文旅经济、社区经济,不断开辟经营发展新业态、拓展为农服务新功能,激发供销发展新动能、凝聚供销发展新力量,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推动老供销焕发新活力。
“供销+改革”,推进持续式发展,激发供销发展新动能。坚持把深化综合改革作为推动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坚持守正创新,以践行为农服务为根本遵循,以完善供销治理制度体系为主线,以深化社有企业改革为突破口,以培育供销经济产业链供应链为抓手,以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底线,深入实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三年攻坚行动,做实产业链供应链,创新组织体系、创新经营模式、创新服务方式,推进综合改革破冰突围,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为农服务更加有力。
坚持把发展供销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培育建强供销市场主体,注重系统集成、注重突出重点、注重改革实效,以社企改革为重点,推进供销集团化发展,指导建水、泸西、屏边组建运营供销集团公司,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发展、提档升级。
坚持做好闲置、低效资产盘活利用文章,利用建水“千年古城”等文旅资源,谋划建设集旅游、文化、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产业项目,植入供销记忆元素,融入供销文化色彩,培育供销生活超市、供销食堂、供销旅社业态,再现当年“供”“销”场景,用“供销记忆”“供销文化”凝聚人心、聚集人气、汇聚财气,打造形成新时代“供销记忆”品牌,让老资产再现新生机,让老供销蝶变成新服务主体,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打造保障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供销一条街,充分利用泸西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集聚优势,配套布设农贸交易、“土特产”展销、便民食堂、应急保供、合作金融等业态,打造集生活物资、农资化肥、烟花爆竹、百姓“菜篮子”集采集配中心,创新商品流通服务新模式,形成“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的现代商贸经营服务体系,推动供销产业转化为群众普惠共享的民生福祉。
“供销+项目”,推进联动式发展,开辟供销发展新业态。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制定《红河州供销合作社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奖补机制,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建成建水“供销记忆”、元阳老街农贸市场改造、泸西县向阳乡阿盈里加油站、泸西县供销农资仓储物流服务体系项目等一批供销产业项目,拓展为农服务新功能,发挥服务“三农”新作用。
坚持“大食物”观理念,大力开发食用菌产业,制定《红河州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先后投入财政资金,支持发展红河县食用菌林下种植及红河、建水、石屏、金平、泸西、元阳等菌草产业发展项目。
坚持发挥供销合作社独特优势,立足供销资源禀赋及发展条件,借助当地文旅资源优势,以及城乡供销合作社集镇位置和资源优势,采取联合合作、招商引资等方式,盘活用好全州供销老仓库、老办公楼、老物件、旧场景、旧场地等一批供销资源,巩固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阵地,重构供销服务体系。
坚持发展供销文旅(社区)经济,拓展为农服务新功能。探索红河州“农旅+商旅+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利用《芳华》电影拍摄地、“百年滇越铁路”等旅游资源,布设红河供销商号壹号店,集聚全州13个县市及周边州市近200个农特产品,打造“可带走”的文创产品,架构起乡村旅游与农产品流通的桥梁,让游客在旅游之余品味红河味道。探索“社校合作”模式,与红河学院商学院合作开发“马帮到家”供销社区惠民店,推动供销服务进社区、进家庭。
“供销+文旅”,推进内涵式发展,凝聚供销发展新力量。坚持实施“供销+文旅”战略,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大供销文化建设力度,深度挖掘供销历史文化,建成红河州供销历史文化陈列室、建水县供销历史文化陈列馆,推动供销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始终保持供销文化自信,坚定供销改革发展信心。
坚持供销文化创新创造,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创造。建水、弥勒、蒙自、个旧等县市深度挖掘县域内供销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供销自主品牌40余个,深度还原20世纪70、80年代供销原貌布局,让昔日“三尺柜台货满当·售货人员立中央”的供销场景重现当代,推动“供销+文化”向实体产业转化。建水“供销记忆”整个项目以实现70年代供销合作社、老门面、老物件、老照片、老商品情景再现。屏边县社充分利用长期闲置老仓库、空地,与第三方合作开发“森萩农场”项目,充分融入供销、苗族元素,建成集水果采摘、餐饮烧烤、棋牌娱乐、亲子活动等于一体的乡旅综合服务体。
坚持供销合作文化理念,推进基层党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各展优势、合作发展,实现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五种领办”模式提质扩面。泸西县社坚持党组织领办、供销合作社指导、农民合作社自主经营,探索创新泸西县贤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领办经营模式,推进建立农户、村委会、合作社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抱团发展、三方共赢。开远市社指导群力优质稻专业合作社坚持标准化生产走出新“稻路”,带领村民规模化、专业化种植优质稻,带动200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元阳县社利用“千年哈尼梯田”品牌资源,因地制宜深挖元阳县那里村傣陶非遗文化价值内涵,领办傣陶合作社,走出一条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乡村振兴良性互动新路子。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