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投注

图片

高考优待

概述

高考优待政策主要包括加分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政策。加分指考生享有在文考总分上加分的政策,如烈士子女可加20分;优先录取则是在同等条件下,对特定考生如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等优先考虑。

享受待遇

特定考生享有高考优待政策:加分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加分政策

1.下列考生享有在文考总分上加5分的政策。

(1)自主就业退役士兵。

(2)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考生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并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下列考生享有在文考总分上加5分的政策(“非固定加分”),仅面向福建省属高校(不含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投档时计入总成绩使用,不用于艺术、体育类综合分相同时的同分排序。

全省19个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高山(享受高山补贴)和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海岛等少数民族考生。

少数民族考生高中阶段须在民族乡、高山(享受高山补贴)和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海岛具有3年完整户籍,且在户籍所在县(市、区)学校具有3学年完整学籍,并有连续3学年的实际就读经历,方可享受高考加分。

3.下列考生享有在文考总分上加10分的政策。

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4.下列考生享有在文考总分上加20分的政策。

烈士子女。

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下列考生享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

1.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

2.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3.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现役军人子女,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军人的子女,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军人的子女,参加录取并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应予以优先录取。

4.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参加录取的,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18〕27号)的有关规定执行。残疾人民警察参加全国统考录取并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的子女优待政策参照公政治〔2018〕27号有关规定执行。

5.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注意事项

1.按照《应急管理部 教育部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应急〔2019〕37号)规定,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报考普通高考时,参照教育部关于军人相关优待政策执行。

2.考生若同时享有多项加分或同等条件优先录取政策项目的,在录取时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录取照顾政策执行。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高校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等招生项目。

3.符合加分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政策的考生,必须经过本人申请、有关部门审核、省地校多级网上公示后方能予以认可。高中阶段学校还须按有关规定公示到考生所在班级。加分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资格申报和审核工作按《福建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年高考录取照顾资格申报及审核工作的通知》(闽招委办〔2024〕14号)执行。

申报对象及材料

1.烈士子女考生(不含公安烈士子女)

考生持《登记表》和《烈士证明书》原件,以及烈士与该考生关系的证明,到设区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审查盖章后,到报名确认点所在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验证并办理登记手续。

2.公安烈士、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人民警察子女考生

由公安部门负责信息采集。

3.残疾人民警察考生

考生持《登记表》《残疾证》和居民身份证以及工作单位出具的在职证明,到报名确认点所在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验证并办理登记手续。

4.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考生

由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信息采集。

5.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考生

考生持《登记表》和县(市、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出具的证明原件,到报名确认点所在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验证并办理登记手续。

6.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考生

考生持《登记表》和荣誉证书、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到报名确认点所在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验证并办理登记手续。

7.退出部队现役考生

考生持《登记表》和士兵退出现役的证件原件,到报名确认点所在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验证并办理登记手续。

8.军人子女

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现役军人子女,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军人的子女,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军人的子女考生。

由省军区政治工作部门负责信息采集(具体要求可咨询县(市、区)人民武装部门)。

9.少数民族考生

考生持《登记表》《福建省少数民族考生享受高考录取照顾政策资格审核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到报名确认点所在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验证并办理登记手续。

10.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

考生持《登记表》、居民身份证和居民户口簿原件到户籍所在地设区市台湾事务部门进行资格审查盖章后,到报名确认点所在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验证并办理登记手续。

11.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考生

归侨:考生持《登记表》、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原件、复印件,以及设区市统战(侨务)部门出具的考生归侨身份证明原件,到报名确认点所在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验证并办理登记手续。

归侨子女、华侨子女:考生持《登记表》、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父(母)户口本的原件、复印件,以及设区市统战(侨办)部门出具的证明原件,到报名确认点所在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验证并办理登记手续。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考生身份证明办理工作按照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有关规定执行。

12.5A级青年志愿者考生

考生持相关证明材料到报名确认点所在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办理登记手续。

13.技能大赛获奖应届中职生

考生持《登记表》和获奖证书(奖状)原件、复印件,经所在学校审查盖章后,到报名确认点所在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验证并办理登记手续。

申报条件

1.已参加2025年我省高考报名且符合录取照顾资格条件的考生。

2.拟参加2025年普通高考补报名且符合录取照顾资格条件的考生,待补报名现场确认时再一并补申报。

3.已参加2025年高职分类招考报名并取得考生号,在录取照顾资格申报时间结束后至2025年6月30日前因相关技能大赛举办才获得录取照顾资格的未被录取考生,可由考生本人提出补申报。

申报流程

(一)申报

1.符合条件的考生须于2025年2月19日前,向本人高考报名现场确认点所在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提出申报。确有特殊原因的普通高考考生,可在高考补报名时一并申报。

2.考生申报时,须按照《2025年福建省高考录取照顾资格考生申报须知》(附件1)要求,提交《2025年福建省高考录取照顾资格考生登记表》(附件2,以下简称《登记表》)及相关证明材料(含原件和复印件,其中复印件上验证人须签名并加盖公章)。其中,少数民族考生还须提交《福建省少数民族考生享受高考录取照顾政策资格审核申请表》(附件3,以下简称《申请表》)。

3.考生可登录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综合信息栏目中下载上述表格,如实填写。

 

(二)审核

1.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指定2名以上国家公职人员,负责对考生所申报的录取照顾项目进行审核确认(其中考生少数民族成分须报送当地民宗部门审核确认)。审核确认后,县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填报《2025年福建省普通高考录取照顾资格考生花名册》(附件4)、《2025年福建省高职分类考试录取照顾资格考生花名册》(附件5),并分别通过“高招管理系统”或“高职分类招考考务管理平台”完成信息录入工作,于2月21日前提交设区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

2.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按规定进行公示,学校还须公示到考生所在班级。审核确认后的每位申报考生《登记表》《申请表》以及相关证明材料须复印一份,由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留存2年备查。

3.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汇总后,并于2025年2月24日前分别通过“高招管理系统”“高职分类招考考务管理平台”向省教育考试院提交审核结果,同时应按规定进行公示。

4.省教育考试院将于2025年2月26日前,将网上审核结果打印下发设区市及平潭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进行核对。各设区市及平潭教育招生考试机构须于2025年2月28日前,将每页加盖公章的上述材料寄送省教育考试院信息处,并将纸质《花名册》(每页签字并加盖公章)报送省教育考试院普招处备案。

5.省教育考试院将各设区市及平潭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核对确认的最终名单在门户网站上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考生,方可享受相应的录取照顾政策。

 

(三)公示

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健全公示机制,详实、准确、及时地做好高考录取照顾考生资格信息的分级公示工作,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及利益相关方的监督。公示时须按照类型分类,公示内容包括考生姓名、性别、所在学校、录取照顾项目及审核单位等。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网上公示信息保留至2025年12月底。各地要畅通申诉渠道,在公示地点或网上页面公布有效的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对举报和考生申诉要进行调查核实并妥善处理。

查询服务

登录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查询。

其他优待服务

考试期间交通优待:高考期间(通常为6月7日至9日),考生及1名陪同家属可凭准考证在福州地铁享受“四优一免”务,即优先安检、优先进站、优先处理乘客事务、优先排队候车及免费乘车。福州市也组织了爱心送考车辆,为考生提供免费接送服务。

咨询方式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联系方式:0591-86215782

办公地址:福州市北环中路59号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 下午:3:00-6:00(夏令时:6月1日-9月30日) 2:30-5:30(非夏令时)

相关政策

《福建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5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闽招委〔2025〕2号)

《福建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年高考录取照顾资格申报及审核工作的通知》(闽招委办〔2024〕14号)

常见问题

 
高考加分和优先录取有什么区别?可以同时享受吗?

加分是直接增加高考总分(如20分、10分、5分),优先录取是同等分数下优先投档。符合条件者可同时享受,但加分不可叠加,取最高分值项。

 

 
2025年加分政策有哪些重要变化?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仅限福建省属高校,且2025年为最后一年,2026年起将取消该类加分。

 

 
哪些少数民族考生可申请加分?

需同时满足“3年完整户籍+3年学籍+连续实际就读”,仅限福州市连江县小沧畲族乡、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

 

 
军人子女优先录取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分三类情形:

①平时二等功/战时三等功以上军人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

②驻三类艰苦地区满20年、航天涉核岗位满15年等军人子女;

③现役军人及转改文职人员子女。

 

 
申请截止时间是什么时候?逾期能补报吗?

常规申报截至2025年2月19日;补报名考生可在补报名时补报,技能大赛获奖者延至6月30日。

 

 
线上申报平台和步骤是什么?

登录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官网(www.eeafj.cn),进入“录取照顾资格申报”模块,上传材料扫描件(格式为jpg/png/pdf,大小≤2M),提交后截图保存凭证。

 

 
通用申请材料有哪些?

①《高考录取照顾资格考生登记表》(原件+复印件);

②考生及父母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③对应项目专项证明(如烈士证明书、退役证等)。

 

 
少数民族考生需额外提交什么材料?

需单独填写《福建省少数民族考生享受高考录取照顾政策资格审核申请表》,并经户籍所在地民宗部门审核盖章。

 

 
材料造假会有什么后果?

取消当年高考资格,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1~3年。

 

 
公示期间对结果有异议如何申诉?

需在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内向当地教育考试院提交书面申诉及证明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附件下载

1.2025年福建省高考录取照顾资格考生申报须知

2.2025年福建省高考录取照顾资格考生登记表

3.福建省少数民族考生享受高考录取照顾政策资格审核申请表

4.2025年福建省普通高考录取照顾资格考生花名册

5.2025年福建省高职分类考试录取照顾资格考生花名册

相关推荐
相关下载
首页 收藏 取消 分享
微信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博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