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

日期:2025-09-29 12:49 来源:365体育投注新闻办公室
| | | |

新闻发布会现场(原浩 摄)


林君彦(原浩 摄)

  福州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联络处处长 林君彦——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福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

  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陈志毅先生;

  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程红梅女士。

  请他们向大家介绍福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陈志毅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陈志毅(原浩 摄)

  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陈志毅: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福州市工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福州市坚决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新型工业化部署,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引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作为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应用牵引、重点突破,充分挖掘和释放数字化转型对新型工业化的赋能作用,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取得新进展。截至目前,我市已超额完成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签约任务数。

  一是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在试点工作推进中我们坚持“五个一”工作方法。出台《福州市关于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八条措施》,围绕“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培育数字化转型应用标杆、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建设”等八个方面,形成政策协同效应。市级财政安排1.5亿元与国家资金按1:1配套,构建补助资金预拨通道,由市级直拨企业,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累计拨付资金超亿元。

  二是创新一条供给渠道。我市在全国首创“以赛促转、赛转融合”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供给模式,通过“揭榜挂帅”遴选一批通用性强、可复制推广的“小快轻准”解决方案。目前,电子、针织、棉纺、汽配等四个试点行业已遴选4个综合型、14个单点型解决方案,免费为试点企业实施改造,形成普惠效应,真正实现“让中小企业用得起、转得放心”。

  三是搭建一个服务平台。我市建立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集工信、企业、数字化服务商、金融机构、验收机构于一体的协同工作体系,提供政策咨询、企业转型评估、供需资源对接、金融服务、优秀成果展示等公共服务。目前平台注册企业1050家,发布试点工作相关政策43条,公开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金融需求392条,上线发布700余项“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金融产品,线上推送供需对接信息2万余次,发布35期试点企业看样学样优秀案例,有效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个性化的转型需求。

  四是制定一系列转型指南。我市发布全省首个《纺织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制定纺织行业、汽配、电子等三个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为中小企业提供“评价标准—实施路径”完整框架。编制了包括《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方案》《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服务合同》等一套的标准化模板,助力企业根据自身规模和资源灵活组合,形成定制化的方案。

  五是营造一个良好生态。我市从“引、转、扶”三位一体构筑数字化服务体系。面向全国范围引培了百家优质数字化服务商,构建优势互补、系统协同的优质服务商资源池。累计举办试点实施工作启动会、政策宣贯会、行业对接会等各类活动40余场,组织数字化转型培训活动20余场,覆盖企业超千家,培训超过1000人次。我们收录41个标杆案例,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的一系列政策,构建起“政策解读+案例示范+供需对接”的三位一体传播矩阵,营造出浓厚转型氛围。

  当前福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已进入全面深化阶段,我们将在试点工作基础上聚焦建设目标,梳理全面推进的工作任务清单,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多措并举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一盘棋”工作贡献“福州智慧”。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数字化改造。我们将高度提炼试点城市工作的成功经验,从签约—立项—改造—验收全周期加强指导与服务,压实工业重点区县的责任,积极发挥重点乡镇和园区主动性,包片包企,按照进度与时间节点打好攻坚战。积极做好项目实施的跟踪落实工作,对于改造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高质量完成改造任务。

  二是发挥标杆示范引领作用。分批次遴选数字化转型试点优秀项目,树立一批具有创新性、可复制性的行业标杆,为中小企业提供可借鉴、可学习的成功范例。通过组织观摩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推广标杆项目经验,激发其他企业向标杆看齐、争当标杆,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是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发挥福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赋能作用,围绕试点行业,及时共享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平台上“小快轻准”技术产品数据,为企业提供全国适用产品信息,强化产品供给,提高市场透明度。依托福州市电子信息集团、福建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系列人才培训活动,全方位加强转型经验交流,深化转型合作。

  四是研究新一轮数字化支持政策。目前福州市正在研究制定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政策措施,继续支持企业把握人工智能变革机遇,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福州市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全力打好数字化转型攻坚战,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福州力量!谢谢大家!

  林君彦:

  感谢陈志毅先生的介绍。接下来,欢迎记者朋友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举手示意,应邀提问时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答问。

海峡都市报记者(原浩 摄)

  海峡都市报记者:

  2023年10月,福州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不敢转、不会转、不愿转”的难题,请问福州在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上是如何规划布局的?

  

程红梅(原浩 摄)

  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 程红梅:

  感谢您的提问。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明确提出要将试点工作作为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聚集各类资源,全力推进。主要推动三方面工作:

  一是深挖有效需求,消除“不敢转”的顾虑。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细分行业工作专班,组建了试点城市工作专家委员会,形成了“一行业一专班一智库一方案”的有效推动机制。搭建了福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深入四个试点细分行业全面调研摸底,针对生产管控、质量管理等关键环节,梳理提炼“共性+个性”需求清单,共梳理了44项共性需求和34项个性需求。推动优秀数字化服务商与试点企业对接合作,优化改造路径,助力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

  二是创新供给模式,解决“不会转”的难题。在全国首创通过遴选竞赛的方式,评选一批通用性强、可复制推广的“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免费提供给试点企业实施改造。目前,电子、针织、汽配、棉纺4个行业共遴选出18个优秀解决方案,累计用于85家试点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同时,分类培育优质数字化服务商。制定了《福州市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商遴选暂行办法》,面向全国范围引培一批优质数字化服务商,遴选建立了超百家数字化服务商的资源库。

  三是加大政策赋能,缓解“不愿转”的困境。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八条措施》,作为试点工作的配套政策,围绕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培育数字化转型应用标杆、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及培育壮大数字化服务商、“专精特新”企业等八个方面,从点、线、面多维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予以政策支持,提振了企业数字化改造的意愿和信心。

福建日报记者(原浩 摄)

  福建日报记者:

  据了解,目前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工作已进入第三批,福州市作为首批的“先行者”,请问在推动试点工作的过程中,福州市有哪些独具特色的亮点举措?

程红梅(原浩 摄)

  程红梅:

  感谢您的提问。在推进试点城市工作过程中,福州探索形成了四个方面的创新实践:

  一是创新资金补助预拨付机制。预拨付机制打破了传统资金拨付的常规流程。企业转型改造前,实施财政资金预拨机制,允许企业在项目启动初期即获得部分资金支持,改“事后补助”为“事前补助”,解决企业改造资金不足难题;同时,在资金拨付的层级上,进一步简化流程,采取补助资金由市级直接拨付给企业的形式,缩短了资金拨付的时间周期,提高了政策执行的透明度与效率。

  二是建立多元产品供给渠道。针对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技术等困难,以及市场缺少适合企业需求的经济实用、易部署、见效快的“小快轻准”产品,福州市创新实施了“以赛促转”机制。通过政府设立面向企业真实需求的“揭榜挂帅”榜单,激励数字化服务商研发推广优秀解决方案和产品。通过市场竞争激发创新活力,形成供需良性互动。

  三是制定纺织、电子、汽配行业转型指南。全面分析总结了行业内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环节、系统架构、共性需求及问题、典型场景和实施案例等,为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建议,为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提供参考,为引领行业数字化转型树立了新标杆。

  四是积极创新融资支持政策。出台了数字化改造项目贷款贴息补助政策,减轻企业负担。鼓励金融机构优化“数字化转型贷款”等信贷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积极探索融资服务“数据贷款”新模式,帮助企业拓展融资渠道。

  五是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建设“福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的数字化转型服务。通过搭建这一平台,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政策导向,促进企业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合作共赢,为区域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福州广播电视台记者(原浩 摄)

  福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作为首批试点城市,福州市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已接近尾声。请问截至目前,试点工作取得了哪些可量化的实质性成效?为进一步巩固转型成果、扩大试点效应,下一步有什么具体举措?

陈志毅(原浩 摄)

  陈志毅:

  感谢您的提问。我市试点工作的目标是聚焦针织、棉纺、电子、汽配4个试点细分行业,通过两年的试点实施,完成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530家。截至目前,我市已征集入库试点企业720家,580家试点企业与服务商签订改造合同,进入改造实施阶段,199家试点企业已完成改造验收。在实施工作中,我们共遴选数字化服务商125家,打造优秀“小快轻准”解决方案和产品超700个。今年5月份,在工信部组织开展的中期验收评估中,我市评价结果为优秀,名列前茅。

  下一步,我市将紧盯目标,攻坚推进完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改造任务。

  一是加速线上线下立项流程同步,夯实项目基础。对已签约但尚未在平台完成立项申报流程的企业,我们将强化指导服务,加速推进线上立项审核工作,为后续验收和政策兑现奠定基础。同时,深化供需对接,广泛宣传动员,吸引更多中小企业加入试点改造。

  二是提前布局、系统谋划验收工作。目前来看,今年年底验收任务集中、存在扎堆风险,我们将按照分批分类原则科学组织验收工作,优化验收流程,加快推动企业验收进度,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全部试点项目的验收任务。

  三是突出抓好标杆引领,强化示范带动。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典型应用场景案例,深化“看样学样”示范推广。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遴选一批数字化转型试点优秀项目,重点评选优秀数字化服务商、优秀“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优秀“链式”数字化转型案例、优秀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四是深化“产业+人才”赋能,营造良好生态。我们将通过组织数字化转型主题产业供需对接会、解决方案推介会、标杆企业观摩等活动,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同时我们将加强人才支撑,组织开展面向企业管理者和技术骨干的数字技能提升、转型路径实操等专题培训,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核心能力,共同营造良好的数字化转型发展生态。谢谢,回答完毕。

  林君彦:

  谢谢。现场答问就安排到这里,感谢各位发布人和记者朋友。上午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