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持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守护城市“根”与“魂”
(文章来源:福州日报 2022.10.04 记者 林奕婷 实习生 燕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始终践行《〈福州古厝〉序》精神,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将文化遗产护好、盘活、做热,守护闽都文化的“根”与“魂”,为福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
系统保护 传承闽都文化
2012年,三坊七巷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同年,福州市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领导小组。
2021年,福州市推动三坊七巷申遗。同年,福州成功举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三坊七巷走过的10年申遗路,也是福州满怀珍爱之心尊崇之心,持续呵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道路。在传承提升“四个一”机制[即设立一个局(成立福州市文物局)、组建一个队(成立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颁发一颗印(确定城建项目需经文物部门盖章同意)、拨付一百万元(年度文物保护经费从8万元增至100万元)]的基础上,福州坚持规划引领,多措并举,全面梳理老城历史记忆、古城符号和福州元素,突出闽都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统筹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修复。
在台屿河公园,花海、诗廊、林荫道与红砖厝和百年古榕相映成趣,既有公园的惬意,又写满历史与乡韵。这座红砖厝的保留,正是得益于“四个一”中的“一颗印”。
台屿河原是断头河,2017年列入黑臭水体治理范围。制定治理方案时,相关部门将征求意见书送至市名城委、市文物局,请求确认河道沿岸是否涉及文保单位或历史建筑。经现场勘察,确认沿河有一座民国时期的红砖厝为历史建筑,还有一株二级古树,于是有了如今的古榕广场与红砖厝广场。
“围绕水系治理、旧屋区改造等城市建设中心工作,市名城委、市文物部门对涉及的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提出具体保护要求,避免在征迁、建设过程中造成不可移动文物误拆或损坏。”市名城委相关负责人说。
以规章协同古厝保护与城市建设。我市修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编制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20)》和三坊七巷、上下杭、朱紫坊等10多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
以法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出台全省首部由设区市颁布施行的非遗地方法规《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以及《福州市闽剧保护规定》《福州市寿山石雕刻技艺保护规定》等单项地方法规。
如今,全市共公布历史建筑1181处,历史文化街区5处,历史文化风貌区8处,各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3个,传统村落133个,现有市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183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6项,296名市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融合保护 全民爱遗护遗
位于戴云山区的永泰庄寨被誉为“山岭奇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庄寨因少人或无人居住而颓圮。如何保护这些地理位置分散的庄寨?永泰探索出“村保办+理事会”的机制。
2015年9月,永泰县成立古村落古庄寨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拨出2000万元用于修复庄寨。“县里对使用奖补资金设立严格的门槛,包括必须先修缮、政府补助不能超过总耗资的50%等。”永泰县政协副主席、村保办主任张培奋说,这样一来,就能通过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源投入文保。
以少引多,38个庄寨保护与发展理事会先后成立,依托宗亲,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大家出钱出工出力修缮祖屋。“永泰多座庄寨的低成本、高效率修缮保护,是以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有效带动乡村文化、人才、组织振兴的典型案例。”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杜晓帆表示。
无微不至的守护,需要每一个人的力量。十年来,福州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理念,积极打造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
在烟台山历史风貌区、苍霞历史建筑群等的保护修复中,市政府引进万科、融信、阳光城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利用;被誉为“民间故宫”的宏琳厝2016年在台风中毁损严重,泰禾集团主动出资修缮;仓山台屿村古建筑保护修复与海峡奥体中心建设相结合,使村里一批文物和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福州以校地合作模式设立82所非遗传承示范中小学,推广软木画、福州评话等28项传承活动,每年吸引约18万人次学生参与;打造研学实践平台,推出“把古厝记忆带回家”“名城少年”系列研学课程和主题研学活动,越来越多的孩子感受到非遗的魅力。
社会各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爱遗护遗已成为有福之州的城市底色。
活态保护 非遗焕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10年来,福州一以贯之地注重古厝个性修复和活化利用,探索出“文物+非遗”“文物+文创”的利用新模式,积极推动文旅融合,让老建筑“变身”为百姓身边的文化休闲场所。
在三坊七巷水榭戏台上,闽剧、福州伬唱轮番登场;戏台下,“票友”“戏骨”人来人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古建筑与古迹保护中心原主任张之平看到这些场景,欣慰地说:“福州不但把古建筑保存下来,还让当地的非遗走进古建筑,使历史文化生态活起来,功德无量。”
非遗“住进”古厝,有了扎根的“家”;古厝有了非遗,更添生机。
朱紫坊芙蓉园,引入沈绍安漆艺博物馆,既可赏亭台幽阁,又可细品漆艺作品的艺韵百态;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通过老字号、老故事、名人轶事,使物质载体“活”起来;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引入咏春拳、儒家拳等拳法体感互动区,让游客在体验中了解不同拳术流派。
挖掘传统文化,文化遗产焕发出新光彩。今年中秋节,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梅书屋,沉浸式剧场《二梅书屋——月思乡》融入中秋传统习俗,“零距离”为挽着双环髻的小姑娘做舞袖香灯,帮“小公子”摆塔,让观众重新回到历史场景中体验福州传统中秋民俗。这让带孩子前去的林月琴颇为惊艳:“把非遗文化民俗生动地展现在眼前,小孩子也能接受这种熏陶。”
如果说新兴业态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古厝,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则让福州的文化遗产拥有越来越广的影响力。
从历史走来的“平远号”“甲型一号”,带着福建船政的基因,以一艘艘模型的形式扬帆;烟台山推出特色雪糕,融入“福”文化以及茉莉花茶,每一口都满是福州味道;“我把福州寄给你”文创设计大赛,以赛事为平台,集合各类奇思妙想,让闽都文化有声有色。
福州的文化遗产,带着绵延千年的文化基因,融入新时代的发展,活跃于人们的生活中。“后世遗”效应不断放大,由文化遗产讲述的福州故事,正向世界展示出一座有历史、有记忆、有乡愁、有文化的幸福之城。
精彩回眸
2012年,“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和三坊七巷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2015年,三坊七巷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2018年,永泰县同安镇洋尾村爱荆庄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8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
2019年7月,福州古厝保护与文化传承论坛举办。
2021年1月1日,《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施行。同年,修正发布《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2021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办。
2022年,“福建闽江河口湿地:海、陆生物地理区划过渡带”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数”说成就
十年来,新增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省级非遗项目38个,市级非遗项目97个。
十年来,新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6名,省级非遗传承人60名,市级非遗传承人183名。
十年来,新增省级历史文化街区5个;新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2个,其中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新增传统村落133个,其中4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86个省级传统村落。十年来,重点提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29处,推动城乡文化遗产“保起来”“用起来”“活起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