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投注

图片
三坊七巷古厝活化优秀案例之福建华侨主题馆
时间:2025-06-26 09:16

  宫巷11号刘氏民居,建于清乾隆年间,清光绪、民国时期重修,占地面积1875平方米,建筑面积1308平方米,坐南朝北,由主座及东侧跨院组成,清末为刘冠雄居住。

   

  

  

        刘冠雄(1861年—1927年),闽县人。毕业于福建船政后学堂驾驶班,后派赴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回国后任北洋水师“靖远”舰帮带、大副。民国时期历任南京临时政府海军部顾问、北洋政府首任海军总长兼代交通总长,并兼署教育总长。
        该建筑主座三进,第一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带前廊,次间廊柱之间有木制栏杆;第二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六间;第三进建筑为朝北的倒座三间排。东侧跨院分为前后二院,前院北侧为花厅,南侧为园林。花厅坐北朝南,在民国末年被改建成上下二层,屋顶为桁架结构,四面坡。花厅北面的园林中部是水池,池周立石栏杆围护。池之西面有一座四边形的半亭,檐角飞翘,称拜月亭,可由园林南面的假山间小径上达。园林的东北部还有一座方亭,可通后院。后院为四面围合的二层楼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后院北墙在民国初年被改建为砖壁,上饰圆拱形门窗,成为北向的正门。
        1991年10月,在时任市委书记习近平的关心下,作为名人故居由市政府挂牌保护。1992年,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作为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的组成部分公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巷16号位于塔巷北侧东段,为清代民居,共一进,坐南朝北,土木结构,入口插屏门上施一斗三升,过石门框入内。天井东西两侧为披榭,主座面阔三间,穿斗式木构架,轩廊软卷棚饰顶,卷棚雕刻精美,做工细致。2014年5月,福建省侨联在此设立福建华侨文化展示中心,免费对外开放。2019年,该中心迁至宫巷11号刘冠雄故居,扩展为福建华侨主题馆,接续展示华侨历史文化、展现福建侨乡魅力。
        福建华侨主题馆是福州唯一一个以“福建华侨”为主题的展示场所。陈列有《侨史留芳》《追梦中华》《华侨精神展示》《百国百侨风物》等展览,通过讲述陈嘉庚、黄乃裳、胡文虎等福建著名华侨的人生故事,彰显福建丰厚的华侨历史资源和深厚的华侨文化底蕴。二进天井两侧的“联谊墙”集结了五大洲近300个闽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名称和LOGO,大厅则是海外华裔青少年来闽参加“中国寻根之旅”活动的主要场地,设有华文教育课堂和涉侨刊物图书室。主题馆开馆以来,不断推进华侨文化交流,先后举办“赤子情怀——闽籍侨胞百年爱国故事摄影展”“同向同心同行——陈嘉庚与中国共产党”“庆祝党的二十大侨心永向党”“光前裕后一一纪念李光前先生诞辰130周年图片展”“丹心绘梦一一华侨故事连环画系列展”等30多场涉侨专题展览,先后接待近百个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华侨精神。2021年,获评全国侨联系统优秀“侨胞之家”。2023年获评“省直机关主题党日活动基地”。
 

 

  

 
 

 

 

        近年来,福建省侨联进一步探索“以活化利用古厝服务侨务工作”的融合发展路径,以福建华侨主题馆为侨联纽带,将展示、联谊、研学等功能融为一体,采取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宣传福茶文化、妈祖文化、汉服文化,不断拓展华侨文化国际“朋友圈”。如今,这里作为闽籍侨胞联谊的交流基地、福建侨务的工作阵地、华侨风采的展示平台,已经成为188个国家和地区2000万闽籍华侨华人的精神家园。
来源:名城委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