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投注

图片
医生“表情包”下 藏着柔软仁心
时间:2025-08-19 09:29

治病救人时他们化身奥特曼,被质疑时可以是委屈狗;表面是光鲜的白衣天使,背地里是熬夜战士……

今天是中国医师节,这份来自福州多家医院医生的“表情包日记”,或许会让大家看哭、看乐。

是的,医生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就让我们通过“表情包”解读医生真实工作状态,了解那些笑中带泪的感动、哭笑不得的无奈、充满成就感的疲倦背后,深藏的医者仁心。

医生“表情包”下 藏着柔软仁心

李灵。

表情包:带着熊猫眼的“铅衣侠”

又是守护人类健康的夜晚

他身高超180厘米,是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介入科 的“长腿欧巴”。问及最能代表自己的表情包,这名“80后”医生陷入沉思:“大概是带着熊猫眼的‘铅衣侠’?”

这个医师节,李灵的愿望格外朴实:“希望过一个没有急诊手术的节日。”因为这些年,他快把急诊手术变成节日的“固定节目”了。

特别是去年开始,元旦、中秋、除夕等节日,他必遇急诊手术。介入科的急诊手术大多要和“死神”抢人,那些因肝癌、肝硬化导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若不及时止血,生命就岌岌可危了。为此,无论在何时何地,李灵必须争分夺秒赶到手术室,和“死神”抢时间。

“谁不想好好过节呢,但节日可以年年过,生命只有一次。”李灵笑着说。

今年1月27日,除夕的前一天,李灵和父母团聚。团圆饭吃到一半,电话就来了,他急匆匆抛下家人赶赴医院,家人对此也习以为常。手术结束,一看时间,已是除夕的凌晨,感慨着“又是守护人类健康的夜晚”的他,只想找个地方“葛优躺”。

“虽然很累,偶有抱怨,但每次把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一下子就被幸福感包围。”在李灵看来,多年来承担急诊手术既是锻炼也是挑战,就在这样一次次的紧急时刻中,才成就了自己。

回忆多年前,刚刚从外科跨界介入科不久,他还不能独立上台。一次科主任外出,突然来了名出血很严重的病人,送来时已休克。“主任不在,怎么办?”李灵说,平时都有主任在背后“撑腰”,真的轮到自己独自一人时很是紧张,主任在电话里鼓励他“你可以的,你上”,最终他成功救回患者。

如今,这个曾经犹豫的副主任医师已带领团队完成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挽救了许多生命。就在前不久,他还在全国病例大赛中代表福建参赛,荣获武汉赛区第一名。

介入科医生做手术需要穿着厚重的铅衣,要常年遭受不可避免的辐射。李灵说,起初他也是拒绝的,但后来慢慢了解介入,也爱上了介入。看着许多病人不用“大刀阔斧”也能保住性命,看着许多没有手术机会的晚期肿瘤患者在介入治疗后肿瘤缩小,降期转化成功,重新拥有手术机会,很值得。

“一直以来,我的目标就是用最低代价换患者最好的疗效。”李灵说。

医生“表情包”下 藏着柔软仁心

李灵正在做介入手术。

表情包:穿着白大褂带球突破

老年病科主任的“退役”赛季

医生“表情包”下 藏着柔软仁心

黄炜。

“现在我的球友们,大概会给我配个‘奔跑踢球被突然暂停’的表情包吧。”摩挲着办公桌下快落灰的球鞋,福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黄炜笑了起来,“如果我自己选择,我更喜欢‘穿着白大褂带球突破’的表情包,毕竟现在我每天都在进行更惊险的过人。”

从大学起,黄炜便痴迷足球。当了医生后,他每周也会和队友们驰骋在福州业余足坛的绿茵场上。

可自从今年医院开启“一院两区”新格局,特别是他接下五四北院区老年病科开科重任之后,欢乐的足球时光渐渐成了日历上不断被画叉的待办事项——两个月能踢上一场球都近乎奢侈。

过去,周六下午是黄炜约人踢球的时间,但现在他总是爽约。他的患者大多是老年人,需要医护人员加倍的耐心。因此,每周六上午的门诊,虽然就20多个病人,但细致对待病人的他也常常要看到很迟,常常赶不上球赛。

前阵子一个难得有空的傍晚,他终于又盼来一场久违的球赛。球友们反复问他“这次不会放鸽子了吧”,他说保证不会,可当他收拾好装备袋正要迈出医院大门时,卒中中心急促的警报声响起——一名卒中患者需要立即抢救。黄炜甚至来不及思考,凭着医生的本能疾速折返,那装着球鞋的袋子被毫不犹豫地搁在角落。

争分夺秒研判,精准施救,屏息凝神守护……经过溶栓治疗,患者堵塞的血管被打通。当监护仪上起伏的波形重新找回稳健的节奏,窗外已是灯火通明。

晚上9点,当紧绷的神经骤然放松,他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亮起,是球友们发来的信息:“老黄,今晚‘退役’仪式很成功嘛!”

他望着屏幕,泛起一丝复杂的笑意。这“退役”来得如此真实又如此必然。昔日绿茵场上的每一次奔跑拦截,已悄然融入更为广阔的生命战场:院区新开,老年病科百事待兴,如同等待细心构筑的生命堡垒,而每一次急诊呼叫,都是必须牢牢守住的生命球门。

“现在我的‘球场’在医院里。”他说,球友们调侃的“退役”,对他而言并非梦想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冲锋的开始。他从绿茵场“退役”,却以更坚实的心力,成了生命赛场上永不倦怠的“健康守门员”——帮助衰弱的老人重新站起,守护那些饱经风霜的生命安然度过晚年时光,“这远比任何一记精彩进球更值得全力以赴”。

暮色中的医院走廊,他的白大褂随着快步查房的节奏微微扬起,远远看去,像是带球突破时飞扬的衣角。

医生“表情包”下 藏着柔软仁心

黄炜(左)带球突破。受访者供图

表情包:发射射线的奥特曼

他的射线专杀肿瘤“怪兽”

医生“表情包”下 藏着柔软仁心

乐雨银。

“如果问哪个表情包最适合我,我希望是发射高能射线迎难而上的奥特曼。”“85后”的乐雨银是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放疗科主任。他说,在患者生命遭遇疾病这个“怪兽”侵袭的至暗时刻,他希望自己能像奥特曼一样挺身而出,用专业与勇气,放射出守护生命的希望之光。

乐雨银出身农村,高中时父亲被大石头砸伤,左胫骨粉碎性骨折,当地医院医生说要截肢。后来家人将父亲辗转送到省里的医院,最终保住了腿。这件事点燃了他学医的初心。高考时,他毅然报考了医学院。

成为村里走出的第一名医生后,他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了全村乡亲。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有时候一个电话打过来他就能帮忙解决,如果遇到疑难重症,他便介绍更权威的医生,让大家就医少走弯路。

如今,从医十多年的乐雨银希望能成为更多患者的“奥特曼”。

一名60多岁的肺鳞癌患者,肿瘤虽控制尚可,却饱受顽固性咯血折磨。他先后进行过两次介入手术,但也只能控制两三天。一天咯血20余口,每一口都伴随着窒息的风险。“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不确定的炸弹。”乐雨银明白,患者的病情意味着治疗过程风险重重且效果未知,但得知放疗是他们最后的希望时,他决定迎难而上。

他迅速组织团队,加速准备,两天后就为患者实施了精准放疗。每一次的放疗,从病房到放疗科机房的往返,乐雨银都全程护送,确保万无一失。经过7次放疗,那令人心惊的咯血终于停止了。如今8个多月过去,遇到乐雨银时,患者家属还会不停道谢。

作为放疗科的负责人,乐雨银还将能穿透绝望的“光”放在了如何更加精准放疗上。

肺部肿瘤放疗的难点在于呼吸有起伏,如何让射线精准命中“靶心”而不误伤“友军”?乐雨银带领团队,常规开展主动呼吸门控技术。

一名肺癌患者慕名而来,希望用该技术治疗。然而,肺功能不佳的他,在呼吸训练中无法完成规定的憋气。乐雨银迅速转换思路,采用4DCT动态定位技术追踪肿瘤运动轨迹。但新的挑战又来了——肿瘤在定位CT上的位置和复位CT差距较大。

乐雨组织团队探讨,最终发现症结:患者的饭量很大,饱胀的胃部影响了肺部的活动范围。于是,“空腹+腹部加压”的解决方案立刻被提出并实施。尽管过程一波三折,但凭借耐心、智慧和灵活应变,最终他带领团队为患者完成了精准照射。这份为患者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也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感激。

“看到家属的感动,看到团队的努力被认可,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了。”乐雨银感慨道。

医生“表情包”下 藏着柔软仁心

乐雨银在工作中。

表情包:哭笑不得又万分心疼

修复双眸让“肉条眼”重新灵动

医生“表情包”下 藏着柔软仁心

察鹏飞

每当“求美者”摘下墨镜,露出双眼皮手术失败后夸张的“肉条眼”,福州市第一总医院皮肤病防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察鹏飞总是会紧锁眉头:“听说是她们自己执意要求加宽双眼皮时,我哭笑不得,内心更多的是惋惜和心疼。”

这位“80后”医生有着17年“眼整形”从业经历,总是想方设法“收拾残局”,已让2000多双手术失败的眼睛获得修复。

女孩玲玲(化名)就在他的帮助下,重拾勇气和信心。

玲玲是个爱美的女孩,曾做过两次双眼皮手术。“第一次做完很自然,但一化妆会变回内双……”为了追求镜头里的“欧式大双”,冲动之下,她强烈要求医生再次手术加宽双眼皮,但结果却让她后悔不已。

察鹏飞诊疗时,玲玲的双眼皮已像两条僵硬的腊肠,而且一边眼睛提肌功能受损,导致医源性上睑下垂,呈现明显的大小眼,影响了眼功能。玲玲说,这四五年里她到过很多医院,面诊过很多专家,但对第三次手术未知的结果却越来越感到恐惧。

“医疗是没有百分百完美的,特别是你经历过两次手术,瘢痕粘连严重、组织层次紊乱,术中会出现很多无法预判的情况,而且修复多一次,创伤就会多一次……”察鹏飞耐心解释疏导,并给出方案,表示会发挥自己百分百的能力去修复。他的温和专业,让玲玲鼓起了勇气。

术中,察鹏飞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缝合线恢复玲玲断裂的提肌腱膜,重新设计双眼皮,松解瘢痕粘连……术后,玲玲双眼皮从夸张回归自然,曾经呆滞的眼神也重新有了灵动光彩。

玲玲这样的案例察鹏飞见过很多。在他完成的6000多台眼部手术中,有1/3是重睑修复手术。与初眼手术的放松、没有压力不同,修复手术难度大、有挑战性,治疗每个病例都像在拆解不同的“死结”。而且,术中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因此,大多数医生都不爱做修复手术,但察鹏飞说他愿意。

“许多女孩手术失败后封闭自我,不敢出门见人,没有任何社交,身心痛苦。”察鹏飞说,总要有人带她们走出阴霾。让他很有成就感的是,术后许多女孩主动联系他,分享自己的状态。“看着她们满意的笑容,我的内心充满成就感。虽然我做的手术大部分是局麻手术,算不上大手术,但是我修补的不只是组织,更是被摧毁的自信。”

更多的时候,察鹏飞像个固执的守门人,会果断拒绝想把眼睛做成“芭比娃娃”的人,也劝阻过已经很美但很冲动的女孩。他说,整形医生就是要兼具匠人的手艺和心理学家的共情。

医生“表情包”下 藏着柔软仁心

察鹏飞为市民做检查。

表情包:太乙真人的欣慰笑容

巧施“断骨再生术”重塑肢体

医生“表情包”下 藏着柔软仁心

陈培生。

在电影《哪吒2》中,太乙真人给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令人惊叹。在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肢体矫形与重建外科(骨感染/骨不连/骨畸形诊疗中心),这样的“法术”在真实上演——专攻骨感染、骨不连、骨关节畸形的陈培生副主任医师,如同太乙真人,用先进的“断骨再生”等技术,让肢体得以重塑。

“每当患者迈开双腿自由行走,我的表情应该是太乙真人见到弟子新生的欣慰笑容吧。”他说。

今年5月,27岁小伙小庄(化名)终于再次感受到双脚触地的幸福。去年初,他骑车摔断左腿,导致左股骨干骨折,在当地医院术后却发现切口持续渗液、反复流脓。此后10个月间,他辗转多家医院,经历5次清创手术,但股骨骨髓炎、骨折不愈合、钢板外露、流脓等问题始终未能解决。病痛不仅侵蚀着他的骨骼,更蚕食着他的心,让他一度陷入抑郁状态。

转机出现在去年冬天。经人介绍转诊到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后,陈培生团队为小庄制定“清创—重建—康复”三步疗法,并耐心沟通,给予他信心。历经两次高难度手术,小庄终于再次迈开双腿自由行走,曾经郁郁寡欢的他眼中重新燃起了光彩。“看到患者重展笑颜,我们非常有成就感。”陈培生说。

同样获得新生的还有58岁的林女士。遭遇惨烈车祸的她虽保住了性命,但断成几截的左小腿伤势始终不见好转,皮肉大面积坏死、感染,伤口不断流脓,面临截肢。

今年3月份,抱着最后一丝保腿的希望,林女士转诊而来。面对这种骨头、皮肉都严重缺损的复杂情况,陈培生团队创新设计了“阶梯式治疗方案”:第一期手术,彻底清创,然后用环形外固定架把伤腿暂时缩短5厘米,让健康的皮肉和骨头紧紧贴合,为愈合打好基础;等伤口消肿、感染好转后,实施二期手术,在小腿健康的胫骨上做微创截骨,14天后,每天通过外固定架轻轻拉长1毫米,利用人体自愈能力和牵张成骨的张应力法则,诱导新骨头慢慢长出来。

126天后,奇迹发生了,林女士缺损的5厘米骨头真的自己长出来了!“我早就做好截肢的心理准备了,没想到还能靠自己的腿走路!”林女士红着眼眶说。

不论是小庄还是林女士,当看到他们重获行走自由,陈培生的心情无法言说。他说:“就像看着我自己的孩子从襁褓到摇摇晃晃学步到能走路。那种喜悦,那种成就和满足,无关金钱、名誉。”

陈培生介绍,他们科是全省率先成立也是唯一一家肢体矫形与重建外科。这个亚专科可以说是十分“偏门”,在教科书上也就是寥寥数语,但这一直是他研究的方向。他很清楚,和这个科相关的患者病情都比较复杂,往往历经多次手术、多地转诊,患者伤痛大,心理脆弱,且修复周期长,对医者而言是巨大的挑战,但他以自己能从事这个学科而自豪,因为他治的不仅是病,更是人生。

医生“表情包”下 藏着柔软仁心

陈培生查看病人术后情况。

来源:福州晚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