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搬了几本书,48岁文女士(化名)的腰椎就骨折两处;21岁女孩阿丽(化名)骨质疏松如老太,轻轻一摔就骨折……在福州市第二总医院骨内科,这些莫名骨折均被医生揪出病因。
作为省内唯一的骨内科,福州市第二总医院骨内科的医生们,每日像侦探一样,从骨骼的蛛丝马迹中寻找导致疾病的真凶。
搬书搬出骨折
竟是血液病惹的祸
“应该是扭伤了,前几天在单位帮忙搬书。”文女士到骨内科就诊时,已腰疼数日。
肖莉莉主任医师接诊后,认为不是扭伤那么简单。经磁共振检查,文女士腰椎发现两处骨折。
“搬书导致两处骨折?这不合常理!应该是有其他问题存在。”嗅到异常的肖主任邀请血液内科主任陈鑫基会诊,经过联合“侦查”,最终确诊文女士为多发性骨髓瘤。
原来,骨髓瘤细胞在文女士骨髓内大量增生,使其骨质变脆,这才导致其搬书骨折。因早期发现,文女士转诊血液内科,病情得到控制。
那么,市民陌生的骨内科和骨科有什么关系呢?肖主任介绍,骨科患者中需进行骨外科手术的仅占少部分,对于不能或者暂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骨内科就是一个好去处。实际上,骨内科就像“侦探所”,为患者寻找骨病背后的病因,揪出原发病,为不能或者暂不适合手术治疗的骨科疾病患者,找到个性化的解决办法。
女孩骨质比老太脆
根源来自遗传性骨病
多次骨折的阿丽,在骨内科帮助下,揪出罕见病因——“瓷娃娃病”。
前些日子,因胫腓骨骨折,阿丽就诊创伤骨科,当X光片显示其像60岁老人般骨质疏松时,医生立即喊来肖主任会诊。
“从受伤经过看,女孩并没有遭受太大的暴力,这是典型的脆性骨折。”经验丰富的肖主任结合女孩个子偏矮、牙齿发育不良、眼白发蓝、骨质疏松等症状,初判女孩是成骨不全症。
成骨不全症也就是常说的“瓷娃娃病”“脆骨病”,是一种由遗传或基因突变引起的结缔组织疾病,因骨骼异常脆弱,极易骨折。
经追问病史,获悉阿丽父亲年轻时也常常骨折。在肖主任建议下,父女同时做了基因检查,果然查出基因突变引起的成骨不全症。此后,肖主任团队为阿丽制定了精准治疗方案,并提醒她日常要避免摔倒。如今,经过两次治疗,阿丽的骨密度明显上升。
骨质疏松逐渐年轻化
过度防晒容易让症状提前
“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正年轻化。”骨内科林丽琼医生说,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专利”,然而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这一疾病逐渐年轻化。临床中,她发现年轻的骨质疏松患者平时均有过多摄入碳酸饮料、咖啡、奶茶等习惯,而这些习惯会导致钙质吸收不良,增加骨质流失的风险。此外,很多年轻人缺乏足够的日照,影响了维生素D的自然生成,也会影响骨骼健康。特别是过度防晒,更容易让骨质疏松提前。
林丽琼介绍,针对骨质疏松年轻化趋势,骨内科已建立了从预防到治疗的全周期管理体系。不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骨质疏松,在骨内科都能得到规范的诊疗。
记者了解到,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是我省唯一开设骨内科的医院。从骨质疏松的规范诊疗到罕见骨病精准诊断,从颈肩腰腿痛的综合治疗到骨质疏松管理,骨内科整合多学科多专业,做到骨内外一体、医护患一体,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连续性的骨科诊疗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