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世界肝炎日。世卫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肝炎报告》显示,病毒性肝炎导致的死亡人数从2019年的110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130万人,其中83%是由乙型肝炎引起。据估算,我国当前乙肝病毒携带者约7500万人,每年肝癌新发人数约为33万人,其中92%肝癌由乙肝病毒引起。
如何抗击肝炎呢?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州市卫生健康监督所)免疫规划科科长陈杨伟主任医师强调“预防先行”。
隐匿的肝脏“杀手”
为了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我国实施预防接种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控策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乙肝疫苗接种已覆盖99%新生儿,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持续下降,特别是5岁以下人群,已控制在1%以下。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常见传染病,通常分为甲、乙、丙、丁、戊型。”陈杨伟介绍,这几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急、慢性感染,使肝脏发炎后导致肝硬化和肝癌,主要临床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部分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多为急性发病,预后良好;戊型肝炎对孕妇危害较大,容易引起流产或死胎,且会重复感染;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易发生慢性化,危害较大,且年龄越小越容易慢性化;丁型肝炎病毒只有与乙型肝炎病毒同时或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三道防线预防肝炎
“不同类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不同。”陈杨伟介绍,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
科学预防肝炎要做好以下三道防线。
一是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肝炎最有效的措施,甲肝、乙肝、戊肝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分别接种1针,全程接种后,约80%至95%的人群可产生免疫能力,保护效果可持续20年以上。接种乙肝疫苗还可预防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甲肝减毒活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程序,18月龄儿童可免费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也可选择接种自费的甲肝灭活疫苗。戊肝疫苗也已研制成功并上市。
二是防止“病从口入”。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病毒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饮水、食物和昆虫机械携带传播,因此防止“病从口入”是关键,要注意养成良好习惯,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消灭苍蝇、蟑螂。
三是切断传播途径。丙型肝炎目前虽无法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如使用安全的血液制品、不共用注射器、避免不洁医疗行为等),也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最后,陈主任呼吁,全社会除了预防,还要积极进行检测,并接受规范的抗病毒药物治疗,遏制肝炎危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