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天气炎热,人们暴露在外的皮肤也较冬天增多,日常生活中发生烧烫伤的风险也大大提升。生活中的一些热源,如火焰、沸水、热油、电流、热蒸汽、辐射、化学物质等都会对我们的皮肤造成危害。
一旦发生烧烫伤,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带来疼痛,还可能引发感染,留下疤痕,甚至是威胁生命安全。因此,了解烧烫伤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烧烫伤的发生,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一、发生烧烫伤的原因有哪些?
1.成人烧烫伤风险因素
(1)煤气、天然气泄漏引起的爆炸或液体酒精使用不当造成的起火和烧伤。
(2)做饭时热油起火引发的火灾或是喷溅引起烫伤。
(3)汽车、电路、家用电器老化引发的自燃。
(4)电动车、手机漏电或充电器使用不当造成的起火。
2.儿童烧烫伤风险因素
儿童烧烫伤多因家长看护不当引起,以日常生活烫伤为主:
(1)洗澡时不小心跌坐热水盆中致全身大面积烫伤。
(2)不慎碰翻电水壶、电饭锅、电炖锅等家用电器被烫伤,或误触水瓶热水、灶台热液、餐桌热汤等导致不同程度烫伤。
二、发生烫伤时应如何正确处理?
1.冲: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持续15分钟~30分钟。这样可以迅速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疼痛,减少烫伤的进一步损伤。
2.脱:在冷水冲洗的过程中,小心地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如果衣物与皮肤粘连,不要强行撕扯,可使用剪刀剪开衣物。
3.泡:如果烫伤面积较小,可以将烫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继续降温止痛。
4.盖: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烫伤部位,避免污染和再次损伤。
5.送: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对于严重烫伤,尤其是二度和三度烫伤,一定要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注意事项:
1.不要自行用药:在烧烫伤之后,很多人会用一些所谓的“偏方”来进行治疗修复,比如涂牙膏、酱油、香油等。这些偏方不仅对烧烫伤没有效果,还会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加重病情,严重者甚至还会造成生命危险。
2.不要自行扎破水疱,可能导致感染、留疤甚至病情加重。所以受伤后一定要正确保护创面,及时就医!
三、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烧烫伤呢?
防止烧烫伤的预防重点是控制、消除身边各种不安全因素:
(1)及时更换老化的电路、电器。
(2)经常检查液化气罐、管道和煤气灶是否漏气,使用煤气时注意厨房通风。
(3)安全放置热粥、热汤、热水等易引起烫伤的物质。
(4)教育孩子远离危险物,如火锅、饮水机、开水瓶等。
(5)给孩子洗澡时先放冷水再加热水,温度不宜过高。
(6)教育孩子远离变压器、高压电和家用电器。
(7)家庭电插座妥善安置在孩子不易触摸的地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