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国资委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日期:2025-03-26 15:51 来源:365体育投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 | |

  2024年,在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的有力指导下,市国资委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市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等文件要求及市委依法治市委的工作安排,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国资国企各项工作,着力加强法治机关和法治国企建设,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行动任务落实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2024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学懂弄通悟透核心要义,认真落实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多次邀请高校法学专家、委法律顾问授课,夯实班子成员法治思维,提高依法决策能力。二是着力提升委机关干部法治素养,建立委主任办公会议法律法规学习制度,每两周由业务处室负责人轮流领学国资监管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编撰印制《福州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用文件选编(九)》等学习用书,方便机关和企业干部职工学习应用。三是落实主要领导年终述法,委主要领导在年度考核个人总结材料中对法治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各所出资企业认真落实我委印发的《所出资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将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述法内容。

  (二)坚持权责法定,深入推进国资监管法治机关建设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完善由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将法治建设纳入总体工作安排,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细化制定合规管理专项行动,定期召开委党委会和专题会,听取专项行动工作进展,以压实各层级法治建设工作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二是调整优化权责清单,推动国资监管机构职权与股东会职权相统一,结合公司法修订实施,明确将“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审议批准公司年度财务预算、决算方案”2项职权授予董事会执行。三是依法规范权利运行,健全委党委会、主任办公会工作机制,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强化对重要制度文件、企业公司章程、招标采购等事项的法律审核把关,确保重大决策依法合规。

  (三)坚持法治护航,依法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一是依法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企业改革、项目投资、产权管理、考核分配、公司治理等方面,持续完善监管制度,引领和推动企业聚焦主责主业。2024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体改革任务进度达到73%,新增AAA信用等级企业4户(共9户),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户数增长3.5倍,国资基金数量规模实现翻番,市城投集团首次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改革成效明显。二是打造“333”合规管理法治品牌。组织实施企业合规管理专项行动,推动合规治理机制在各层级企业全覆盖,所属一级企业总法律顾问配备率实现100%,位居全省设区市国资系统之首,首席合规官对重大合同、重要决策、重要文件审核率达100%,打造“前期制度规范、中期智能预警、后期高效化解”的全覆盖、全链条风险管理体系。三是强化所出资企业涉诉案件管理,制定出台《所出资企业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办法》,系统规范所出资企业重大案件管理机制,围绕供应链贸易纠纷、工程建设合同纠纷等重点领域,加强对重大案件的应诉指导和复盘分析。2024年,左海集团妥善处置与正威集团贸易纠纷,水务集团权属泗阳公司诉讼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库

  (四)坚持法治引领,推动尊法学法用法在企业蔚然成风 

  一是高质量完成“八五”中期普法任务。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紧扣国资国企特色亮点,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面向社会的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如:5月16日,协同市司法局在闽江之心·海丝广场举办民法典主题宣传活动;12月4日协同市司法局在晋安湖青鸾广场举办宪法宣传周活动等。2024年,我委荣获司法部全国“八五”中期普法先进单位通报表扬落实公职人员学法用法,定期举办法治讲堂,邀请高校法学专家、委法律顾问授课,提升公职人员法治素养。如:邀请福建省律师协会会长、国浩(福建)律所于宁杰律师,作《新公司法与国有公司治理》讲座;组织企业参加 365体育投注:国资委法规局举办的《新公司法解读网络培训》《新公司法宣传教育国资大讲堂》等视频培训等。三是培育壮大法治工作队伍。2024年,我委共指导所出资企业16名人员新增取得公司律师资格。所出资企业中26名取得公司律师资格人员担任所出资企业集团中层副职以上职务,76名具有法律专业背景人员担任所出资企业部门副职以上职务。

  二、存在的问题困难

  一是所出资企业诉讼案件存量基数居高不下,重大诉讼案件涉案标的规模大、风险高,企业防范化解经营风险不够有力。二是企业法治人才队伍流动性强,表彰激励措施不足,存在高素质法律人才招不来、育不好、留不下的问题。三是法治建设信息化程度不高,监管制度文件调阅、应用渠道有限,案件管理及涉诉法律风险提示信息化水平较低。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提升依法治企能级水平。持续加强法治国企建设的顶层设计,以公平竞争审查为抓手,增强政策取向一致性合规审查,统筹抓好国资国企监管制度立改废释,增强依法履职的制度供给,清晰界定国资监管机构与所出资企业的权责边界,规范权力运行。

  (二)防范化解企业涉诉经营风险。落实穿透监管要求,强化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产权交易等重点领域合规检查,加强对重要监管政策执行落实情况检查,推动国有企业重大诉讼案件“控增减存”,加强对重大诉讼案件应对指导,健全以案促管体制机制。

  (三)培育“333”合规管理品牌。抓牢合规管理与业务深度融合,发挥好 “3类制度、3道防线、3张清单”作用,继续推动“333”合规管理在重要子企业、重点行业领域全覆盖,打通提升总法律顾问专职化、专业化率堵点,强化首席合规官对企业重大决策、规章制度、经济合同等事项法律审查作用。

  (四)提升国企普法宣传效能。拓展“谁执法谁普法”活动内涵,推动“蒲公英”普法队伍在所出资企业全面建立,用好公司律师人才队伍,发挥企业经营阵地广泛优势,在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点,组织面向企业、社区、市民的普法志愿服务活动,优化涉企法律服务形式,提升普法传授力、影响力。

  (五)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国有企业公司律师培训体系,支持法律专业背景干部、职工考取公司律师执业资格。指导企业配齐配强法律顾问,抓实法律顾问履职评价。鼓励所出资企业招录法律背景专业人员,对通过司法考试、取得公司律师资格人员予以正向激励,对加大法律专业背景领导干部培养选拔。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