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有福之州 感受闽都文化

全国著名作家在榕寻找“文学之根”

日期:2025-04-23 08:47 来源:福州日报
| | | |

  昨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作家们走进永泰庄寨触摸“家国同构”的契约智慧,于福州艺校聆听非遗传承的时代脉动,在三坊七巷感受古韵悠悠……零距离寻找福州这片土地的“文学之根”。

  “今天收获很大,我们尝到了福州的味道、看到了福州的颜色、听到了福州的声音。”作家们感慨万千。

  大山怀抱之中的永泰,山水相连,它如同生命一般律动着。正是这样一方有生命的土地,孕育了千座庄寨。活动首站,作家们来到永泰爱荆庄。矗立于山间的爱荆庄寨墙高耸,铳楼威武,走进庄寨仿佛穿越到了历史的长河,每一个建筑构件都透露着岁月的沉淀和文化的积淀。作家们对庄寨的一砖一瓦、一个个老物件充满好奇。看到墙上挂的模具,作家们展开讨论,“这个模具是用来做白粿的。”“白粿,就是北方的年糕。”书斋楼中挂有孔子像,其正上方有“耕读传世”匾额,作家们聆听民俗文化专家鲍国忠细细道来耕读文化和女绅文化。

  “离开福建已经30多年,再次回到这里,回到爱荆庄,我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著名作家、作家出版社社长鲍坚说,作为爱荆庄的后人,看到这里如今的发展,他感到非常自豪。

  近年来,永泰庄寨也走出“深闺”,走进国际视野:爱荆庄荣获联合国亚太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绍安庄等“父子三庄寨”列入2022年“世界建筑文物观察名录”、北山寨入选今年国家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有变化,也有传承。在福州艺校,学校师生带来的闽剧《红裙记》选段和《戏韵》,让作家们听得津津有味。唱腔一停,掌声齐鸣。“因为时间关系,只听到片段,还有些意犹未尽。”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贵祥说,“闽剧到如今仍然蓬勃发展,活跃在福州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他十分期待闽剧继续发展,在中国戏曲文化里大放异彩。”

  修旧如旧的三坊七巷也备受称赞。湖南省作家协会原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跃文在水榭戏台前久久驻足。“‘修旧如旧’的匠心让历史有了呼吸感。”他说,池水倒映的不仅是亭台楼阁,更是一代代人的文化记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