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福之州温暖榕城更好造福于民——福州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座谈会侧记

日期:2025-11-15 08:15 来源:福州日报
| | | |

  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应该如何规划、建设和管理?“十五五”时期的城市发展中,福州有哪些核心竞争力?14日下午,福州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座谈会举行。与会的专家学者代表结合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注重产城人融合、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推进城市更新、补齐城市短板、赓续城市文脉等方面,为福州出谋划策,让有福之州温暖榕城更好造福于民。

福州滨江市民广场是集生态、休闲、商业、交通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地标。记者 包华 摄

  提质增效强内核

  区域协同拓新局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原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陈秉钊说,面对城市发展新课题,唯有转变与创新,才可能迎来更新的未来。

  深入基层、提前规划、统筹建设,是陈秉钊为福州城市发展开出的三剂“药方”。他认为,福州必须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让更多干部到基层去,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福州应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通过提前规划、主动引导,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功能,促进城乡融合等措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此外,需要通过多部门携手合作,避免“九龙治水”,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针对“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城市体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生导师彭震伟也带来自己的思考。“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首先要尊重城市作为复杂巨系统协调性的规律,衡量的关键在于城市内在系统的关系和整体运行效率。”他说,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内,福州都市圈的辐射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彭震伟建议,福州可加快建设更加便捷高效的通勤圈,推动城际客运公交化;以县(区)域为基本单元,推动县城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的补短板强弱项工程,发挥县城承载城镇化的重要作用。“要聚焦城市空间发展的存量提质增效,用好福州城市发展的存量战略空间。”

  创新赋能激活力

  陆海统筹谋共生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把内涵式发展确立为主线,强调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统筹谋划。”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国规划学会理事王世福指出,如何在深厚历史积淀之上激发创新动能,是福州面临的新课题。

  王世福认为,福州必须在保持历史底蕴的同时,激发新动能、新空间、新治理等新活力,唤醒海洋基因,实现从省会城市向国家战略支点城市乃至世界名城的战略升维。

  “福州可聚焦动能转化,通过数字赋能、海洋领潮的双引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做强实体经济。”王世福说,福州应以空间重构为重点,开启更加深刻的“沿江向海”的战略升维,通过构建“陆海共同体”,迈向“通衢四海”的海洋文明新时代。

  长期专注福州规划建设治理工作的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自然资源部智慧人居环境与空间规划治理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郑筱津,也为福州系统谋划了一条特色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新路子。

  “要高质量推动福州都市圈发展,强核集聚,带动区域协调发展。”郑筱津建议,福州以“数字+海洋”新质生产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大通道+大枢纽”网络化交通夯实基础设施支撑,以“两岸+海丝”高水平开放建设国际化门户。同时,要以新城建为引领,进一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城市设施韧性、管理韧性、空间韧性,推动城市安全发展。“推动重大项目和重点区域的示范试点,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工程,也是培育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历史中轴守根脉

  发展新轴续华章

  2024年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不少业内人士也关注到福州城市中轴线的历史和发展。

  福建理工大学教授、福建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严龙华,参与了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复。在他看来,中轴线的保护和城市的发展不是对立关系,一条贯通古今的文化感知主轴能让城市成为一部可阅读的史书。

  “回顾福州30多年的保护更新历程,最显著的特征正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与实施韧性。近年来,福州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与社区的生命共同体建设,并精心构建各层级的公共空间网络,让文化遗产走入日常生活。高水平的历史文化传承不仅能彰显城市独特的地域身份,更能赋能城市高品质发展,为居民创造更具人文关怀与宜居魅力的美好家园。”严龙华说。

  如何在中轴线沿线的公园景区寻找活力场景,成为福建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文奎研究的课题。“在建设中,我们的公园和绿地可以强化闽都文化元素、突出市树榕树的元素,以福道和水系串联历史文化遗存、公园绿地和城市公共空间,不仅可以城市漫步,也可以城市泛舟,实现‘望山、看水、忆乡愁’的愿景。”

  福州冶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级工程师陈丽敏认为,城市的发展轴线,包括老城的历史文化中轴线和新世纪的城市发展轴线。他建议,在中轴线的打造上,要突出显山露水、连城达海、景城相融,畅通风廊、水廊、绿廊,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景观视廊。“新兴的发展轴线可以包含三江口片区段、长乐首占营前新区段和滨海新城段。比如,三江口片区段的轴线不仅要串联起烟台山、城门山、清凉山等山体,涵盖东部办公区、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海峡文化艺术中心、福州火车南站等公建,还要考虑林浦、梁厝、螺洲等历史风貌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