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20251191号提案的答复
20251191号提案的答复
郑升尉委员:
《关于打造“福农优品”数字品牌体系 加快推进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建议》(2025119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业品牌的培育和建设,依托全市渔业、畜禽、水果、蔬菜、食用菌、茶叶、花卉竹木等特色产业优势,开展“福农优品”品牌建设工作,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促进当地农副产品生产销售。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在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集群方面
为破解我市农产品品牌碎片化难题,我局全力构建以“福农优品”为核心的品牌矩阵,重点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统一品牌形象与标识管理。已授权福州茉莉花茶、福州橄榄等11个区域公用品牌及116家农业企业产品(数量全省首位)统一使用“福农优品”标识,明确使用规范和产品准入标准。二是推行“母子品牌”联动。“福农优品”作为母品牌提供省级背书和品质信任,整合地方特色品牌形成集群,同时支持达标企业在统一品牌内核下发展自主品牌,子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共享资源、突出特色,共同提升溢价能力。
(二)在打造“福农优品”体验中心方面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工作要求,积极推荐我市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福农优品”线下体验中心和“福农优品”线上销售专区,打造以展示销售“福农优品”等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为主的,集参观、体验、购物、洽谈为一体的多功能、常态化的专业场所和依托互联网进行“福农优品”农产品销售的平台。目前,全市共推荐6家企业至省农业农村厅且已通过第一批“福农优品”线下体验中心和线上销售专区专家评审。
(三)在建设“一村一品”工作方面
我局支持各地围绕相应主导产业,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路,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建设主导产业突出、 产业链条深度融合的 “一村一品”专业村。2024年全市新获评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30个,新认定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40个。通过提升标准化种养、产地加工等设施装备水平,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拓展营销渠道,促进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因地制宜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充分挖掘农业产业、乡村资源、生态文化等多元价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在构建品牌溯源体系方面
近年来,我局扎实推进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工作,构建起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2024年福州市依托省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累计推动2131家生产主体实行信息化监管,督促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登录并行系统建立健全生产记录、产品上市销售时规范化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凭证140万多批次。通过市场机制引导,提升赋码出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消费者和生产主体对赋码出证制度的信任与认可。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根据《福建省“福农优品”品牌标识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做好“福农优品”展示展销工作。继续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及有关活动,结合我市特色农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和地域特色,通过“福农优品”专场直播、现场推介以及达人带货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宣传“福农优品”系列农产品,持续推进“福农优品”品牌建设,提升“福农优品”的文化附加值,让“福农优品”加速“出圈”。
二是结合各地特色产业情况和发展重点,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以四类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平台,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年计划创建市级(含)以上四类园区50个以上,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园)、 一县多园”的现代农业梯次发展格局。
三是继续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全面落实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一步建立完善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制度,实现承诺达标合格证与追溯码衔接融合,即“两证合一”,使之成为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健康码”“行程码”、质量安全的“承诺书”“新名片”,实现“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公众参与”的全链条可追溯管理。
领导署名:黄礼滨
联 系 人:尤冰冰
联系电话:83338958
福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8月29日